SJT 11211-1999 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量 第5部分 采用自动网络分析技术
ID: |
C9502C1A3C56429C98B6B90358F3FCA3 |
文件大小(MB): |
0.87 |
页数: |
4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09-6-12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SJ,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 /T 11211一1999,idt IEC444一5: 1995,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量,第5部分:采用自动网络分析,技术和误差校正确定等效,电参 数 的方 法,Me as ur em en to fq uartzc rystalu nitp arameters,Part 5: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quivalent electrical,pa ram e ter s u si ng a utomaticn etwork analyzer,tec hn iq ues a nd e rro r c o rre ct ion,1999一08一26发布1999一12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次,前言,IEC前言,1 范围. . (1),2 引言.. (I),2.1 概述.. (1),2.2 导纳测量法.. (2),2.3 导纳分析和等效电路参数的估算.. (4),2.4 引用标准。.. (4),3 测量程序.. (4),3.1 概述.. (4),3.2 环境控制.. (4),3.3 校准. (4),3.4 激励电平一(5),3.5 Co测量.. (5),3.6 测量频率的选择.. (5),3.7 数据采集 (5),3.8 数据修正.. (6),3.9 导纳计算,.. (6),3.10 导纳分析和等效电路参数的计算.. (6),4导纳测量法的选择..(6),4.1 概述,,.. (6),4.2 单端口。参数反射法的优缺点.. (6),4.3 两端口,参数传输法的优缺点,.. (6),4.4直接传输法的优缺点。..(7),5校准技术,‘。.. (7),5.1,参数法,.. (7),5.2直接传输法.. (7),5.3 校验.. (7),6 低频测量,,.. (8),7 导纳分析和等效电路参数的估算t. t,-. (8),7.1一般最小二乘拟合法‘,‘..(8),7.2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 tt‘t‘‘, ‘1..(9),7.3 圆拟合法t4 , t t‘t .. (10),7.4 两点迭代法,tt ‘‘ 4.. '72),8 测a误差,仪器和测试架。.. (14),8.1 侧量,。.. (14),8.2 测量条件‘“。。. (14),8.3 重现性.. (14),8.4 测量和测试架一(14),图.. (16),附录A(标准的附录)校准.. (26),附录B(提示的附录)低频测量,.. (35),附录C(提示的附录)文献目录.. (37),前言,本标 准 等 同采用EEC4 44-5:1995《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侧量:米用自动m络分析技术,和误差校正确定等效电参数的方法》,这样 , 使 我国石英晶体元件参数测量的电子行业标准与EEC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童标,准相一致,以适应此领域中国际技术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的需要,便于我国生产的,这类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通用要求并在国际市场流通,本标 准 与下述五项电子行业标准构成石英晶体元件参数测量的完整系列标准,SJ/ Z9 15 4.1-8 7 用二型网络零相位法测量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第一部分:用二型网,络零 相 位 法 测 量 石 英晶 体 元 件 谐 振 预率 和 谐 振 电阻基本方法,(id t1 EC 4 14 一1 :1 98 6),SV Z9 15 4.2一87 用二型网络零相位法侧量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第二部分:测量石英晶,体元 件 动 态 电 容 的相 位 偏 里 法 ( idt IE C4 “ 一2 :1980),SJ/ Z9 15 4.3一87 用二型网络零相位法测量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第三部分:利用有并电,容 Co 补 偿 的 二 型 网络 相 位 法 测 量 频 率 达 20 0M1iz的石英晶体元件两,端 网络 参 数 的 基 本 方法 (id tE E C 4 1 4一 3 :19 86 ),St/ T1 12 10-199!)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量第四部分:频率达30MHz石英晶体元件,负载 谐 振 频 率 几 和 负 载 谐 振 电阻 凡 的测 量 方 法及其他导出参数的,计算 (id tI E C 4 1 4一 5 一1 988 ),SJ/ T 1 1 212-1999 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量第六部分:激励电平相关性(DID)的,测量 (id t一 IE C4 44 一6 一 199 5),本 标 准 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本标 准 的附录B为提示的附录,本标 准 的 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本 标 准 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 标 准 由国营北京晨星无线电器材厂负责起草,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章怡、宋佩任、邓鹤松、边一林,EEC 前育,1) I EC (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o EEC的目的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城中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他活,动外,IEC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E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EEC有联系的任何国际、政府和非官方组,织也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组织间协商确定的条,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 IE C 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 这 些 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
……